嗨,我是匿名傘蜥。專科實習中,感染科、腫瘤科、內科重症,這三科是每個人都必須輪到的專科,時間都是一個月。之前第一個月過的是腫瘤,也就是相對比較好上手的固態腫瘤,這個月因為選到第二次腫瘤,所以學了更難的血液腫瘤。
血液腫瘤顧名思義就是血球異常增生,常見的種類有白血病(leukemia)、淋巴癌(lymphoma)、多發性骨髓瘤(multiple myeloma),三者的差別在於血球的起源,白血病是白血球異常增生,造成身體沒有過多的材料製造其他紅血球、血小板等等可能會危及生命的血球;淋巴癌是從淋巴結異常;而多發性骨髓瘤是抗體異常,血中可以驗到IgG, 或IgA, 或IgM過多。因為血液腫瘤的治療可以看到一些平時比較少見的procedure,例如骨髓穿刺、抽幹細胞,培養之後在化療後打回去...等等,是非常難得的經驗。
腫瘤科其實是相對來說特別難的專科,雖然知道一些基本邏輯,但如果碰到沒聽過的主題,突然要進入狀況真的很困難。在大五學藥物治療學的時候,會把各種常見癌症的表徵、流病、NCCN guideline,包括第一線的抗腫瘤選擇,跟接下來的抗腫瘤選擇,以及各選擇的副作用、監測項目都仔細學過一遍;不過到臨床之後,臨床藥師真正介入的其實不是與臨床醫師的抗腫瘤選擇討論,而是這些選擇之後的副作用該如何監測、預防、處理。唯有在學校先上完了前半部分,到了臨床才會知道藥師角色的重要性;抗腫瘤藥物的選擇已經不多了,如果療效很好,卻因為副作用無法耐受,那麼很有可能剩下根本沒有可用的選項,這個時候藥師可以制定降低副作用程度,或是預防下一次發生,或是別的衡量效果與副作用後第二好的選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