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好,我是匿名傘蜥。今天來開箱藥學生最熟悉的陌生人"仿單"!

雖然身為藥學生,卻好像從來沒有一堂必修課介紹過仿單是怎麼來的。一份藥品的仿單其實是在藥物上市之前就需要先準備好的文件,包含臨床試驗中發生的不良反應、安全劑量、適應症...等等,需要經過送審FDA通過,才算合法(屬於有法律效力的文件)。當此藥品準備在臺灣上市之前,TFDA才會把藥廠翻成中文的仿單再審核一次,確定符合臺灣區的用語與警語。

與臺灣不同的是,美國法律要求所有藥品仿單需包含兩份:一份為給醫療人員看的;另一份為給民眾看的,等於衛教單張,用淺顯的字詞包含使用方法與警語。

換句話說,仿單是一個藥品出廠之前就寫好的「基本資料」,不會包含朝令夕改的 "guidelines";仿單好比是一個人履歷,對於這個公司決定該如何運用這個人才沒有直接絕對的關係與證據;也就是臨床上不會有人拿仿單來說劑量頻次、或該怎麼給。而藥廠如果需要更改仿單內容,必修重新送FDA審查;若發現某藥品有嚴重的問題需要加black box warning,FDA也會撤回仿單要求藥廠重新修正。

臺灣目前討論中要不要學美國,仿單也分成兩份,一份給醫療人員,一份給民眾的衛教單張。

總之,仿單只是份有法律效力的文件,是藥品的個人資料,以後做臨床報告或是討論給藥方案,別再用仿單當資料來源啦,這樣會被抓不專業的😭😭😭

 

看更多六年制藥學系介紹:[持續更新]如何在傘蜥的部落格找到我想要看的文章?The Guideline of My Blog
取得匿名傘蜥發文通知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fl36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藥學系 仿單
    全站熱搜

    匿名傘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