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好,我是匿名傘蜥。醫院藥局的歷史是我在寫手術室藥局那篇([開箱] 藏在手術房中的危險毒物窟O_O麻醉藥品管理 )就有稍微翻到的資料,嚴格來說如果要討論藥學、藥師的歷史真的有很多可以閱讀、可以寫,包括神農氏、荷魯斯、甚至是神祇:藥師佛...等等,但這樣要查太多資料了...改天不知道要寫什麼的時候再來說故事^^

       今天介紹臨床藥師,也就是醫院藥師的歷史。世界上第一間有藥局的醫院:1752年還在被殖民中的美洲
Pennsylvania Hospital, Philadelphia。第一位藥師叫做 Jonathan Roberts,他的老師是John Morgan。當時藥師的職位還不叫做Pharmacist,而是Apothecary(藥劑師)。最大的差別在於當時的藥劑師只從事管理藥品、調劑等等工作,並沒有一套完整的臨床訓練,也不會參與醫師或護理師的日常病患照護工作。換句話說,就是在"地下室"工作。
一直到1830s-1870s開始有優良藥品調劑環境的構想,也就是藥劑要背的調劑環境規範class 100, ISO 7等等。20世紀初,因為人口越來越多,醫院規模越來越大,醫院業務分工越來越細,漸漸開始有「臨床藥師制度」的需求。

       1937年一份由Committee of Pharmacy發表的報告,正式宣告醫院藥局的重要性,與其潛在的影響力。在往後的50年間,可以說是藥學重要的發展年代,包括確認藥物的製造、調劑、運送、管控都該由藥師負責,等重要的是,確認藥師在Patient Safety的重要腳色;也就是我們現在學的三讀五對、藥物動力學、藥效學、TDM等等。

       而藥學教育,1970s開始有藥學clerkship,也就是現在的PGY訓練;在美國的藥學教育進展非常慢,一開始只是學校與醫院合作,畢業之後先進去實習,1932年美國藥師是四年制(學位BS)、1960年五年制(學位BS),中間空白了40年,一直到2004年正式全面六年制(學位 Pharm D)。複習一下,台灣第一屆是台大2007,再來是北醫2013。
[開箱] 為什麼臺灣要有六年制藥學系?四年與六年的差異

       
       台灣的藥學歷史,雖然第一位藥師已不可考,而且台灣一直都有中藥師。前面提到的Pharmacists vs Apothecary,中文翻譯分別是藥師與藥劑師。過去臺灣有藥劑生,1997年後已全面廢止,藥劑生不得考取藥師執照。除了字面上的差異,藥師的意義除了原本管理藥品、管控、調劑,更多了臨床服務、實證醫學⋯⋯等等離開地下室的工作,希望大家不要再叫我們藥劑師,也期許自己未來是個合格的臨床藥師。


       最後,比起美國的專科藥師制度,臺灣現在最欠缺的還有Postgraduate Residency Education and Training,也就是六年制藥師畢業之後,進入醫院該受那些訓練的菜單。
期待未來臺灣建立完善專科藥師制度的那天。


參考資料: https://www.ashp.org/-/media/assets/about-ashp/docs/handbook-of-institutional-pharmacy-practice-chapter-2.pdf

看更多六年制藥學系介紹:[持續更新]如何在傘蜥的部落格找到我想要看的文章?The Guideline of My Blog
取得匿名傘蜥發文通知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fl36

 

arrow
arrow

    匿名傘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